C++的内存分配方式是理解C++特征的基础。

首先,我们主要根据《C++ Primer Plus》中的介绍进行一个总结:C++有三种管理数据内存的方式——自动存储、静态存储和动态存储(也称为自由存储空间 或 堆)。在C++11中还新增了线程存储,这将在后续文章中介绍。本文主要就自动存储、静态存储和动态存储进行归纳整理。

1. 堆和栈

1.1 概念

在具体介绍三类存储方式之前,我们先明确堆和栈的概念:

  • 栈:就像装数据的桶或箱子,它是一种具有后进先出性质的数据结构。
  • 堆:一种经过排序的树形数据结构,每个结点都有一个值。通常我们所说的堆的数据结构,是指二叉堆。堆的特点是根结点的值最小(或最大),且根结点的两个子树也是一个堆。由于堆的这个特性,常用来实现优先队列,堆的存取是随意,这就如同我们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取书,虽然书的摆放是有顺序的,但是我们想取任意一本时不必像栈一样,先取出前面所有的书,书架这种机制不同于箱子,我们可以直接取出我们想要的书。

1.2 程序的内存分配

一个由C/C++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:
1、栈区(stack) ——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,存放函数的参数值,局部变量的值等。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。
2、堆区(heap) ——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,若程序员不释放,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(操作系统)回收。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,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。
3、全局区(静态区)(static)——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,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,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。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。
4、文字常量区 ——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。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。
5、程序代码区 —— 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。

可以根据以下代码进行理解:

int  a=0;   全局初始化区    

char *p1;   全局未初始化区    
int  main()    
{    
  int  b; //栈    
  char  s[]="abc"; //栈    
  char  *p2; //栈    
  char  *p3="123456"; //123456/0在常量区,p3在栈上。    

  static int c =0;//全局(静态)初始化区    
  p1 =  (char  *)malloc(10);  //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
  p2  = (char  *)malloc(20);       
  strcpy(p3,"123456"); //123456/0放在常量区,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"123456"  优化成一个地方。    
}    

2. 三种管理数据内存的方式

2.1 自动存储

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常规变量使用自动存储空间,被称为自动变量,这意味着他们在所属的函数被调用时自动产生,在该函数结束时消亡。实际上,自动变量是一个局部变量,其作用域为包含它的代码块。

自动变量通常存储在栈中,即:执行该代码块时,其中变量依次加入栈中;而在离开代码块时,将按相反顺序释放这些变量——后进先出(LIFO)。因此,程序执行过程中,栈将不断的增大和缩小。

2.2 静态存储

静态存储是整个程序执行期间都存在的存储方式。其数据位于静态存储区(静态区)。使得变量成为静态变量的方式有两种:1)在函数外部定义它;2)使用static关键字声明变量。

自动存储和静态存储的关键在于:其对于变量的寿命限制不同——变量可能存在于程序的的整个生命周期(静态变量);也可能仅存在于特定函数被执行时(自动变量)。

例如:

#include <iostream>
 
using namespace std;
 
void display();
 
int main()
{
    display();
    display();
    display();
    display();
    display();
     return 0;
}
 
 
void display() {
    static int counter = 0;
    cout << "display function called " << ++counter << " times." << endl;
}

/*
输出:
    display function called 1 times.
    display function called 2 times.
    display function called 3 times.
    display function called 4 times.
    display function called 5 times.
*/

上例说明:当我们在一个函数中声明一个static的变量的时候(即static 为function scope),那么这个静态变量的 lifetime将开始于函数第一次调用开始, 一直到这个Program 运行结束。即函数中的声明并初始化的static变量只执行一次, 无论在Program调用多少次, 都只执行一次, 并该变量保存在heap中。 发生修改就可以保存。

2.3 动态存储

newdelete运算符提供了一个比自动变量和静态变量更灵活的方法。其管理一个内存池,在C++中被称为自由存储空间(free store)或 堆(heap)。该内存池同用于静态变量和动态变量的内存是分开的

new和delete使得程序员对变量寿命有更多控制权,甚至可以在一个函数中分配内存,而在另一个函数中释放。因此,数据的生命周期不完全受程序或函数的生存时间控制。